今天突然想到一個問題,人要怎麼定義自己?是說,今天在這個地球上,會不會有一個相同思考模式的自己,再用相同的模式思考,思考同樣的問題,只是他用的是英文、葡萄牙文、西班牙文、法文等等…

    人的個體要怎麼形容,好像是由我們成長的環境去形容,譬如大家都會說,我那個朋友高高的、瘦瘦的、胖胖的。那就是我們生長的環境中,人與人之間如何描述他人的時候,所用的形容詞。所以,今天如果你是再另一個地方,你聽到的朋友,可能是個子滿高的、一看就知道體重超輕的、肥得跟豬一樣的。

    那這些朋友為什麼可以形容,從耳朵聽來的、課本上寫的、爸媽常講的、朋友都這樣說的,如果今天這個世界沒有高矮胖瘦的區別呢?沒有顏色的描述、沒有高矮的詞彙等等其他的定義,那我們還可以說自己認識"一個人"嗎?

    想一想,如果你對於細菌什麼都不知道,在顯微鏡底下的細菌只不過是一顆顆刺刺的球。如果你一點也不想從圖書館的書架上拿下書本,那一排排的書對你來說只是一疊又一疊厚厚的紙。

    還有什麼區別呢?

    所以,人與人之間是由主觀意識來定義的,我今天因為可以分別某樣東西,所以我用某樣東西來分別我所感受到的、見到的、摸到的,在用我學習的語言來向人表達,而我內心想的。與我可以學到的、知道的,則是因為我有我所學習的語言。

    那,如果我說地球的另一端,可能也有另一個周思翰,也可以成立,因為我是用我所想的、我知道的去定義。再另一個角落,也許剛好有個同樣環境的人在成長,他跟我所受的教育雖然不同,但我們因為某樣不同的因素,而共同朝一個目標努力;因為某樣情境發生,我們共同品嚐著寂寞。
    
    這樣定義有點古怪,我想說的是,我們存在是因為我們在大腦在不停的轉動、還是因為我們在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?再吃飽喝足後的存在、跟閱讀完一本好書的滿足感,哪個存在是更值得欣喜的?

    上述的例子都有標準的答案,但那都是外在環境給我們的觀念,我們很難自己思考事物的對錯。如果存在是為了一種自我的滿足,那寂寞算是失敗的一種嗎?

    還是,那只是人類原始的本性?因為本性,我們有了組織、社會,有了國家,如果是本性,那我們的存在是為了順應哪一邊?

    因為寂寞的本能,我們的存在需要他人的認同,需要他人的讚賞。

    今天我一個人走回宿舍,天空飄著細雨,餐廳外的路燈下,是忙著補貨的中盤商,加上一些些進修部趕著上課的人們,我覺得寂寞,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?還是因為沒有一群人?還是因為,另一個人?

    如果是另一個人,那我又是怎麼定義她,非常需要的、不故一切的、熱切需要的?

    是哪個日子?哪個想法鑽進我的腦袋,讓我看著一個人有好幾種不同的感受,人的七情六慾究竟是被誰區分出來的?界線裡面跟界線外面又會變成哪兩種不同的日子?

    這些日子有喜有悲,未來的日子不會改變,自己說過不會在一個人,怎麼總是跑不出去?

    整天都覺得自己很累,下班覺得自己快死掉,上班從來沒有那麼沒熱忱過,整天都像行屍走肉,我的存再分裂了另一個形體出來,那個形體整天跟著我,像是要提醒我某樣東西的存在,想脫脫不掉,到底要怎麼甩開?

    趴在桌上,在跑到床上,睡一覺,明天又是另一個日子,另一個想不完的日子,其實,思考也是種折騰人的東西。


    我真的不是電腦,說刪除就能刪除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翰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